(綏寧縣委書記唐淵接受專訪 )
  (採訪組向綏寧幹部瞭解縣委大院情況 )
  (《縣委大院》攝製組在綏寧縣委大院拍攝)
  (《縣委大院》攝製組在綏寧縣委大院拍攝)
  (攝製組在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指揮所舊址拍攝)
  紅網綏寧站11月11日訊(通訊員 向雲峰)11月9日至10日,湖南衛視《湖南新聞聯播》專欄節目《縣委大院》攝製組走進綏寧縣委大院,對座落在大院內的新老房舍和發生在院內的舊事新聞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採訪拍攝。綏寧縣委書記唐淵及部分老同志接受了專訪,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黃俊玲陪同採訪。
  為集中反映當地黨委政府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團結帶領人民攻堅克難的優良作風,近期湖南衛視策划了新聞專欄《縣委大院》,通過探尋縣委大院的發展變化,從一個側面體現當地黨委政府順從民意,艱苦創業,厲行節約,以民為本,創造經濟社會發展的驕人成績。據悉,湖南衛視將在全省範圍內選取10個有30年以上歷史的縣委大院作為拍攝對象。
  綏寧縣委大院有三棟很古老的辦公樓房。一棟是修建於1952年、現在縣委政法委、縣委宣傳部、縣委統戰部、縣商務局在辦公的二層樓房。這是一座蘇式風格建築,是大院內建設最早的樓房。另外兩棟是縣委組織部、縣紀檢會、縣文明辦、縣民宗局等單位辦公的、結構一樣的單層長房子。它們修建於1959年10月,僅用三個月就修建完工,1960年初投入使用。儘管年代久遠,但這三座樓房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說起縣委大院的人與事,原縣黨史辦主任袁光槐、原縣史志辦主任袁公湘、原縣委辦副主任彭華錫、縣委辦副主任傅友農等人滔滔不絕。
  縣委大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變遷,除了三座老房子,1981年修建了縣政府辦公樓、1986年修建了縣檔案樓、1994年修建了縣委辦公樓。縣委大院占地面積不到30畝,但在縣委大院內辦公的單位卻有30多個,上班人員達600多人。縣委大院除了樓房老舊以外,工作人員的辦公條件也較為簡陋,辦公面積狹窄、辦公設施陳舊,在縣委大院里隨處可見多人擠在一間小房子里辦公。近幾年,由於工作需要,實在沒地方辦公,一些單位就把車庫改成辦公室。因為經費緊張,縣委辦後勤人員還自已動手劃院內行車標誌線。但就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縣五套班子精誠團結,充分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團結帶領全縣人民攻堅克難,實現了綏寧經濟社會持續穩步發展。
  縣委書記唐淵接受了專訪,介紹了近年來我縣圍繞建設生態經濟大縣目標,深入實施“生態立縣、特色發展、旅游優先、城鎮帶動”戰略,取得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社會持續穩定的可喜成績,並展望了綏寧的美好發展前景。在接受湖南衛視記者採訪時,唐淵深有感觸地說:“縣委大院只是綏寧人民家園的一個點。我首先想到的不是這個院子建得怎麼樣,而是綏寧人民的整個家園建得怎麼樣。只有綏寧人民的家園建設好了,自己才會心安理得。”
  攝製組還來到綏寧老縣城、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寨市古鎮,對綏寧縣城搬遷情況、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指揮所舊址龍氏宗祠進行了採訪。
  綏寧縣對縣委大院的改造、辦公場所建設投入少,但對民生事業投入卻從不打折扣,特別是安排專項經費,對生活在高寒山區、山洪地質災害多發地段村民實行生態移民,對遭受洪災房屋被沖毀的災民實行集中安置。為此,攝製組記者深入紅岩鎮大山村、黃土礦鄉唐家村採訪了移民新村和災民新村的建設情況,實地瞭解了移民和災民的生產生活情況。
  據瞭解,有關綏寧縣委大院的新聞將於近期在湖南衛視《湖南新聞聯播》中播出。  (原標題:湖南衛視《縣委大院》攝製組走進綏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nguf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